在计算机存储中是以字节(Byte, 8个bit)为单位进行存储的. 但是除了byte还有16位(2byte)的char, short, 32位(4byte)的int, 64位(8byte)的long等. 大小端就是为了解决在N个byte组成的新的存储单元中, byte的排列顺序.
- 大端模式 :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,而数据的高位,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;
- 小端模式 :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,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。
例如Short 0x1126
(10进制为4390), 大端为 0x2611
, 小端为0x1126
, 这二者表示的是同一个10进制数4390.
不同的主机采用了不同的字节序, 例如
x86,MOS Technology 6502,Z80,VAX,PDP-11
等处理器为Little endian。Motorola 6800,Motorola 68000,PowerPC 970,System/370,SPARC
(除V9外)等处理器为Big endian。ARM, PowerPC (除PowerPC 970外), DEC Alpha, SPARC V9, MIPS, PA-RISC and IA64
的字节序是可配置的。
TCP/IP协议隆重出场,RFC1700规定使用“大端”字节序为网络字节序,其他不使用大端的计算机要注意了,发送数据的时候必须要将自己的主机字节序转换为网络字节序(即“大端”字节序),接收到的数据再转换为自己的主机字节序
Java并非“都是大端”。
Java在语言层面上并未对字节序做规定——大小端那是实现细节。
JVM规范对Class文件的结构做了具体规定,确定其中的多字节数据采用大端的字节序:
Chapter 4. The class File Format
A class file consists of a stream of 8-bit bytes. All 16-bit, 32-bit, and 64-bit quantities are constructed by reading in two, four, and eight consecutive 8-bit bytes, respectively. Multibyte data items are always stored in big-endian order, where the high bytes come first. In the Java SE platform, this format is supported by interfaces java.io.DataInput and java.io.DataOutput and classes such as java.io.DataInputStream and java.io.DataOutputStream.
但要留意:Class文件只是Java程序的序列化形式;加载到内存之后JVM想怎样组织内存中的数据结构都没问题。之所以要规定清楚Class文件内的字节序,是为了在跨平台实现JVM时能确保JVM都知道要用大端方式来读取Class文件里的多字节数据,以保证跨平台兼容性。
以HotSpot VM在x86上为例。x86是一个原生使用小端的平台。HotSpot VM在该平台上读入Class文件时确实要做字节序转换,但这个转换只需要做一次——也就是在class loading / resolution时要把Class文件里的大端数据转换为内存中的小端数据,后面真正执行Java程序时内存里的数据都是用原生平台直接支持的小端形式存的。
例如说,一个Java的int,0x12345678,在x86上的HotSpot VM的内存里就是小端存储的,按单个字节来看它在内存里就是:
1 | 78 56 34 12 |
另外再放个例子:[JVM] 试试在32位HotSpot上跑这个?
所以说Class文件的大端数据对Java程序的执行性能有多少影响?几乎没有。
不过与此配套的,Java有些API设计是挺傻的——或者说为了跨平台兼容而“不近人情”。Java标准库所支持的序列化格式,跟Class文件一样,也是规定用大端方式存储多字节数据的。这就使得在x86上用Java自带的序列化/反序列化功能也要经过大小端转换。对此不爽的话就别用Java自带的序列化功能。
本文摘自